大家知道電梯行業在改革開放以后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和進步,現在國內在用電梯800萬臺,年新增80萬臺,“兩個八”足以說明我們走過的路。但是,行業內的從業者還是要冷靜地看待這一切,要看到社會上存在的電梯設備出現故障甚至是嚴重故障的現象還時有發生,與此同時還要冷靜看到我們和世界上電梯設備的技術發展和關注的技術問題及研究方向方面還有差距。那么,在滿足兩個“八”和“學習世界的先進技術”面前,如何抉擇呢?當然應該選擇追求進步了。

試舉一例看看世界在關注什么技術問題
2021年3月中旬知悉國際上一些知名電梯企業提出測試電梯運行中轎廂內噪聲平均值的要求,還提出振動噪聲測試儀器的噪聲平均值的分析要提升到頻率和噪聲關聯的層面上。很明顯這是一個新的要求是一個課題。因為國內采用的電梯標準是和國際上同步的,即EN標準同時也是在向ISO標準體系過度。在這些標準里僅提出機房噪聲的要求,再演化到GB10058和10059具體要求開關門過程噪聲和轎內噪聲的最大值而不要求電梯運行中轎內噪聲的平均值。
正是以這個問題進入到全面的研究“電梯設備運行中轎廂內感知到的噪聲平均值”。研究這個新課題還是為了電梯的安全和乘坐舒適感的進一步,還是要回歸到安全就是要追求乘客在轎廂內的哪怕僅有分鐘級的時間也要讓乘客感覺到愉悅和得到享受。了解不良噪聲來源和形成原因是在希望發現并可能在早期排除故障,以利后續改進提高舒適感和加強安全性。這明顯目的彰顯出了我們應該如何調整思路和明確發展方向,必定人是第一可寶貴的。